在宁夏博物馆,有这样一群“文物医生”,他们用灵巧的双手、精湛的技艺,“疗愈”文物,“唤醒”历史记忆,让承载着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基因的沉睡宝藏永葆芳华。
宁夏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中,一副清代对联已严重破损斑驳。面对折痕、烟熏、污渍、缺损、酥脆、起翘等各种“病症”,80后书画修复师陈志炜一头扎进修复室,一忙就是半年。
经过洗污渍、揭画心、托心、隐补、上胶矾水,对缺损部分进行全色等十几道复杂精细的工序,这副清代徐锡旌书写的对联时隔百年后,重焕生机。
对陈志炜来说,书画修复既是一项严谨又充满挑战性的工作,也是一门艺术、一种责任。
而他干这一行,完全是受母亲影响。陈志炜两三岁时,时常学着母亲的样子,拿着刷子在家里的画上“扫”。有一次,刷子沾上颜料把原本要裱的画弄脏了,他还挨了顿打。
“小时候贪玩不懂事,看着妈妈就学个样子,后来我学习了文物鉴定专业,对书画修复才算有了真正认识。”陈志炜很喜欢这份工作,从2011年干到了现在。
“起初,我在北京、天津学习了一段时间,虽说学到了不少理论知识,但想在技术上快速进步就得上手!”陈志炜还记得,2015年,宁夏博物馆从外地邀请修复专家专程指导。修复时,一幅画特别脆,轻轻碰触都会掉皮,胶矾按以往的比例调,不适合,裱好了又起皮,只能重新调整,重新装裱。这次经历让陈志炜吸取了教训,积累了经验,“手艺活就是这样,做得越多,经验越多,就越娴熟。”
在宁夏博物馆修复室里,陈志炜常常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干活时,必须百分之百投入,特别是揭画心的时候,拿着镊子,一小片、一小片地揭开,注意力像被吸进字画里一样,好像感觉不到时间,觉得腰酸背痛时,天已经黑了。”
“虽然这项工作看似挺枯燥的,但为了让书画再一次‘活’起来,我们就要跟它‘交流’,要了解书画的背景、年代、风格,如果有绘画功底就更好了,毕竟技多不压身嘛!”对于文物修复的热爱和成就感,促使陈志炜认真钻研文物鉴定,练习毛笔字、国画,学习历史文化知识……
在2018年全国文物修复职业技能竞赛和2019年中国西北五省(区)首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匠技能竞赛”中,陈志炜以扎实的功底荣获书画修复项目优秀奖。
“古书画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艺术品,虽然科技手段越来越多,但我们还是要把传统手艺学精了,用古人的手法修补一段历史文化,才能更准确地还原。”多年来,陈志炜始终记得母亲的叮咛,在他心中,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下,“坐得住”可能意味着错过了新风口,“有耐心”或许成了低效率,可在文物修复师身上,在他们的工作细节中,总藏着一种对时间的超然,“择一事终一生”成为他和母亲共同的选择。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件件精美的文物,可能起初并不是那么华丽,它们中的一些经过了上千年岁月的洗礼,或许早已“重病缠身”,它们是如何“康复”的?这就离不开“文物医生”的一双巧手。
穿上白大褂、戴好橡胶手套、打开白炽灯,手术刀、医用超声波洁牙仪、牙刷、小型打磨机、牙签等“治疗”工具一字排开,拿起手术刀、双目凑近,细致观察一尊汉代铜壶身上的浅绿色“病灶”,抬手用刀尖轻刮、或使用超声波震荡,一点点去除粉状锈,铜壶自身的纹理逐渐清晰起来……3月13日,宁夏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文物修复师马莉在修复室内,聚精会神地为距今2000多年前的文物做着“手术”。
进行“手术”的铜壶是一件随葬品,经过千年的腐蚀、氧化,全身上下长满浅绿色的粉状锈。锈蚀是金属文物都会面临的“病症”,这种粉状锈被称为“青铜癌症”,也是马莉最重视的“病症”。
“这种锈会反复生长,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导致铜器本身不断腐蚀、粉化,还会‘传染’给其他金属文物。”经过几个月的反复“检测、手术、复诊、观察”,铜壶逐渐“康复”,显露神采。
“平常,大家总觉得文物都是静静地躺在展柜里、展厅中,一动不动,任凭参观者打量。其实,文物世界也是有语言的,它们会安静地向大家诉说千年时空中的精彩故事。”多年工作中,马莉对2019年修复的一件西夏铁釜印象深刻。
这件铁釜直径约0.45米,远看不觉得特别,走近才能发现,它竟是用上百块碎片一点一点拼接起来的,最小的碎块只比指甲盖大一点。
修复之初,因年代久远、锈蚀严重,刚拿到这些碎片时,马莉没什么信心。出于对文物的敬畏,她从不贸然出手,先从翻阅文献、查找资料等工作入手。大量细致的案头工作后,设计好修复方案,除锈、清洗、粘接、补配、作色等多个步骤逐步开展。
“在全国范围内,修复的金属类文物以青铜器居多,铁器比较少,主要是材质原因,铁器比青铜器更易腐蚀损坏,更难留存。”为去除锈蚀,马莉将铁釜碎片浸泡在药水里,一周一换,仅这项工作,便耗时一年。此后,拼接近百块碎片、反复调色、随色……历时2年,这件铁釜被“治愈”。
马莉在文物修复岗位工作20余年间,修复了大量的馆藏文物,包括陶器、瓷器、青铜器、铁器、壁画等等,先后多次参加国家文物局举办的各类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了文物保护修复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吸收了很多国内外文物保护修复的先进理念。
在宁夏博物馆工作期间,她先后参加馆夏六棱双耳网纹长颈壶本体修复保护项目、馆夏唐卡保护修复项目、馆夏铁器保护修复项目以及馆夏木座椅木供桌保护修复项目等。在2019年举办的中国西北五省(区)首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匠技能竞赛”中,马莉从140余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荣获彩绘陶器修复项目一等奖。
“文物修复的过程可能漫长而艰辛,但当我看到一件件破损的文物在修复后展现出原本的风貌时,所有的努力都变得值得。”20余年间,经马莉妙手“疗愈”的青铜器、铁器、陶瓷器等文物已近600件,它们“重生”后,或被送往科研机构,供专家探究;或陈列在博物馆,向人们绽放千百年前的华彩。
“每一件文物在修复前,要先进行检测分析,就像病人看病要做检查一样,我们也需要依靠设备对文物进行一番精准‘体检’。”文物检测师——宁夏博物馆研究馆员王艳玲所在的检测室就像一个实验室。厚度仪、照度仪、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等30余种大大小小的检测设备,将实验室“装”得满满当当。
“以前,‘文物医生’很像中医,要依靠传统的望、闻、问、切来判断文物的‘病灶’。随着科技进步,科学仪器检测开始应用到文物保护修复中,就像西医用仪器检查一样。”王艳玲说,文物检测工作不仅用于文物鉴定,更是制定文物修复方案、指导文物修复工作的重要内容,比如:青铜器的锈蚀有害或无害,书画作品的印泥、彩绘颜料成分如何,陶瓷胎土成分、木器含水率等,都能借助检测仪器判断。哪些锈剔除哪些锈保留、用何种矿物颜料修复、选择哪些更接近的木材补缺……仪器会帮忙给出最为接近的“答案”。
因此,在王艳玲眼中,她更像医院里做CT、B超等检查的检验科医生,经科学仪器检测出文物的“症状”后,方能让“文物医生”更好地“对症下药”。
“物质、元素、成分不会撒谎,这些都能辅助我们辨别真伪。”王艳玲说,检测室内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红外线光谱仪等鲜为人知的仪器设备,就是用来鉴定文物的“法宝”。
X射线荧光光谱仪主要针对文物表面进行元素成分无损分析,“这种方式以保护为主,不会造成人为损坏。”
“比如面前这件青铜器,通过肉眼,能直观地从器物底部范线、纹饰、器型等入手,再结合历史文献、考古发掘、各个历史年代特征比对等诸多因素来鉴别。如果仿制技艺高超,肉眼难以判别时,就需要仪器设备‘出手’辅助。”王艳玲说,有了X射线荧光光谱仪这类“高科技”加持,便能准确获得铜、锡、铝等合金成分比例,可进一步判别文物年代,为文物和疑似文物验明“身份”。
激光拉曼光谱仪是用来鉴定文物材质的。大自然中,每种物质的分子结构都存在差异,文物亦是如此。
“比如,玉石器、金属器的锈蚀物等,经过激光照射产生的拉曼散射光都不同,这些散射光经过检测器采集、数字处理后会呈现独特的光谱,就好像文物独一无二的‘身份证’。我们将传统检测与仪器检测的结果相互验证,最终确保文物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在王艳玲心中,每件文物既古老厚重又丰富“鲜活”,“其实,每件文物都会‘说话’,我只是把它们用身体和数据讲给我听的故事,再讲给大家听。”
回忆起多年前检测的一件齐家文化时期的玉璧,王艳玲仍心潮澎湃。“那件玉璧,手工磨制的痕迹清晰可见,不禁令人遐想,4000多年前,是谁曾经拥有如此精美、珍贵的玉璧,它有着怎样的故事?可谁又能想象到,4000多年后,这块玉璧竟然会出现在我手中,我竟然能与古人在时空中对话,多么神奇!”这种复杂而奇妙的感受,让王艳玲更加热爱和珍视这份工作。
“再过几年,我就要退休了,目前还没有徒弟。我希望能有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通过‘文物医生’这个职业,关注文物保护、了解文物修复,在文物重现风采、‘延年益寿’的同时,让子孙后代看到古人美好的生活图景,感受我曾经欣赏玉璧时的兴奋、激动,让上下五千年的民间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这也是王艳玲和其他文物修复师共同的心愿和为之努力的方向。
在宁夏博物馆内,还有9名像陈志炜、马莉、王艳玲一样的“文物医生”。他们有的20岁出头,有的年过半百,肩负着青铜器、陶瓷、纸质、丝织品、书画等领域的修复工作,用匠心让古老文物再现昔日荣光。
近几年,宁夏博物馆为700余件(组)文物本体进行了修复,还帮扶市县博物馆修复文物,承担了“馆夏朱漆彩绘木座椅”本体保护修复等多个国家重点保护修复项目。
“2012年以来,我们加强馆藏文物的科技保护,宁夏博物馆、固原博物馆、西夏博物馆数字化保护项目相继完成,采集文物多维照片近2万张,智能化、高度集成展示互动平台顺利运行,全区博物馆数字化水平正在不断的提高。”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革命文物与博物馆处处长郭建广说,随着宁夏博物馆、固原博物馆文物保护自然环境监测系统相继建成,我区已实施馆藏珍贵文物修复项目50多个,累计修复保护馆藏珍贵文物300多件;完成隋代史射勿墓壁画保护修复等文物保护项目40余项,自治区博物馆等6家单位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相继完成。
宁夏积极推动博物馆数字化改造提升,完成宁夏固原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展示利用提升、同心县博物馆数字化保护利用、盐池县博物馆“数字+文博”等项目,采集3000余件文物数字化信息,逐步实现馆藏珍贵文物信息留存、数字化资源库搭建、文物虚拟化展示等功能,不断丰富博物馆的展示形式。
同时,借助国家文物局壁画修复、丝织品修复、珍贵文物修复项目,宁夏与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西北大学合作,依托固原博物馆成立了壁画类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固原博物馆工作站,联合开展文物保护,逐步提升了全区文物保护的科学技术水平。(记者陈秀梅赵锐文/图)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新闻热线传真 合作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