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2日,中国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声明》。
北京市气象台发布11日18时至12日13时降水量(毫米):全市平均82.4,城区平均95.4,西南104.7,西北75.2,东北69.8,东南65.9,城区最大海淀北安河156.2,全市最大房山北窖184.7。
房山、门头沟、昌平、海淀、石景山、延庆、怀柔、平谷、通州出现6级以上大风,阵风9级左右。
雨断断续续,下一阵,歇一阵,但距离彻底结束还有一段时间。为何这次最强降雨过程如此漫长?
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赵玮解释,这次华北区域的强降雨过程是受到低涡系统影响,这种低涡降水的效率非常高,来的时候比较猛烈,但同时具有螺旋雨带特征,下一阵停一阵,降水具有间歇性。
公众可能会觉得,雨下完一波停了还以为没有了,但实际上,还有第二波、第三波甚至更多,这就跟低涡降水的特点有关系。从实况来看,昨晚18时前后,降雨的前锋率先抵达北京,给北京带来第一波降水,随后22时至23时是第二波,接着今天清晨5时至6时又迎来第三波,目前像城区和南部地区就处于一个降雨的间歇期。
赵玮解释,低涡系统不像高空槽对北京的影响,高空槽来的时候就是一个雨带,过去了就过去了,雨就下一波结束。但低涡系统从云图上看,就是一个呈现螺旋状的回波雨带,它会一直旋转,比如影响城区的雨带过去了转到北边去了,但一会儿又会转回来,城区就还会再下一波。一直要等到整个低涡系统的中心主体转出北京了,降雨才会最终减弱并结束,所以整体时间就会比较漫长。
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郭金兰介绍, 受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和低涡天气系统影响,北京自11日18时起自南向北大部地区出现暴雨,西南部和城区部分地区大暴雨,降雨时伴有大风和雷电,昌平局地有小冰雹。
目前本市处于雷电黄色、暴雨黄色、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山洪灾害风险预警中,房山区处于暴雨橙色预警信号中。
预计12日中午至傍晚本市仍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偏东风4、5级,阵风可达7~9级。夜间风力逐渐减小,降雨减弱,明天早晨结束。
据@气象北京,预计未来一周(7月12-18日)本市大部分时间天空云量较多,多降雨天气过程。
受低涡系统影响,12日下午到夜间仍有明显降水,雨量可达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并伴有5级左右偏东风,阵风可达8、9级。另外,13-14日、17-18日白天多雷阵雨天气,其中17日夜间降雨量可达中雨。白天最高气温 27~32℃;夜间最冷气温 22~24℃。
12 日下午:阴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伴有雷电);偏东风5级左右(阵风8、9级);平原地区最高气温27℃,山区最高气温25~27℃;最小相对湿度80%。
12 日夜间:阴有小到中雨,伴有雷电;东转南风4、5级转2、3级;平原地区最冷气温22℃,山区最冷气温19~23℃;最大相对湿度95%。
13 日白天:阴有雷阵雨;偏南风2、3级;平原地区最高气温32℃,山区最高气温30~32℃;最小相对湿度60%。
13 日夜间:小雨转阴;偏南风2、3级;平原地区最冷气温24℃, 山区最冷气温22~23℃。
14 日白天:阴转雷阵雨;偏南风2、3级;平原地区最高气温30℃,山区最高气温30~32℃。
14 日夜间:雷阵雨转多云;南转东风1、2级;平原地区最冷气温24℃,山区最冷气温23~24℃。
市防汛办统筹各部门积极应对此次降雨,采取各项措施。组织气象、水务、规自等部门与各区开展滚动联合会商和风险研判,实行24小时监测和预报预警,密切跟踪天气形势,积极主动研究防范应对措施,及时作出调整应对处置。同时,加强基层一线、重点部位防汛检查,安排检查组赴丰台区、昌平区具体点位检查防汛落实情况,紧盯基层防汛单元(村、社区)的重点项目、重要点位,再排查再落实。
为保证精准调度,市防汛办协同各防汛专项分指、各区防指紧盯下凹式立交桥、积水点位等重点部位安全防范,科学调度救援队伍和抢险装备。截至12日10时,全市共发生积滞水30处,其中23处已处置完毕,7处正在处置中,房屋漏水44处,都已及时处置完毕。
针对此次降雨,市防汛办再次提醒市民:山区及浅山区有出现强降雨诱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的风险,城市低洼地区易出现积水。提醒广大市民及游客合理的安排出行,注意出行安全,避让积水地段,远离河道和危险山区。避免周日晚到山区、河边露营游玩,关注预报预警,注意安全。河道及周边区域及时停止施工,撤出实施工程人员及设施,拆除阻水建筑,确保安全。